根据国家林草局办公室、自然资源部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的函》(办函保字[2025]260号)文件要求,在2024年国家部门联审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成果基础上,2025年7月7日经省直有关部门及专家再次审核后,同意:湖南阳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阳明山保护区”)和湖南双牌打鼓坪省级森林公园(以下简称“打鼓坪省级森林公园”)共回填9个永久基本农田“天窗”4.8公顷,将阳明山保护区大黄江源、白云寺2个区域106.28公顷从核心区转一般控制区,将长菖湾漕1个区域136.07公顷从一般控制区转入核心区。编制了《双牌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总方案》,将湖南阳明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整合归并到湖南阳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湖南双牌泷泊县级自然保护区、湖南双牌水库县级自然保护区和湘江潇水双牌段光倒刺鲃拟尖头鲌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整合归并到湖南双牌日月湖国家湿地公园,进一步整合优化后,我县减少了湖南阳明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湖南双牌泷泊县级自然保护区、湖南双牌水库县级自然保护区、湘江潇水双牌段光倒刺鲃拟尖头鲌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4个自然保护地,保留湖南阳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南双牌日月湖国家湿地自然公园、湖南双牌打鼓坪省级森林自然公园3个自然保护地,面积18910.03公顷。
现就有关情况向社会公示,如有意见请于2025年7月15日下班前反馈至我局,联系人:王彰军0746-7722405,邮箱:609812273@qq.com。
附件:1、双牌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调整清单
2、双牌县自然保护地进一步整合优化功能转化情况统计表
双牌县林业局
2025年7月8日
附件1
双牌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调整清单
自然保护地名称 |
调整前面积 (公顷 ) |
调出面积(公顷 ) |
调出面积(公顷 ) |
调入面积(公顷) |
调出面积(公顷 ) |
整合优化后面积 |
||||||||
调出总面积 (公顷 ) |
调出理由 |
|||||||||||||
耕地 |
人工商品林 |
矿业权 |
开发区 |
城镇 |
村庄 |
项目用地 |
其他 |
|||||||
湖南双牌阳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12796 . 18 |
保留 |
0 .80 |
0 .80 |
264 .20 |
208 .89 |
|
|
|
33 . 16 |
1 .73 |
|
20 .42 |
12532.78 |
湖南双牌打鼓坪省级森林公园 |
2150 .93 |
保留 |
752 .76 |
752 .76 |
679 .02 |
2 .85 |
675 .80 |
|
|
|
0 .03 |
|
0 .34 |
2224.67 |
湖南双牌日月湖国家湿地公园 |
3817 .85 |
保留 |
487 .59 |
487 .59 |
157 .66 |
69 .08 |
14 .74 |
|
|
22 . 10 |
10 .28 |
|
41 .46 |
4147.78 |
|
18764.96 |
|
1241.15 |
1241.15 |
1100.88 |
280.82 |
690.54 |
|
|
55.26 |
12.04 |
|
62.22 |
18905.23 |
附件2
双牌县自然保护地进一步整合优化功能转化情况统计表
保护地名称 |
小地名 |
面积 |
管控分区调整编号 |
国家部门联审管控分区 |
整合后 |
矛盾冲突及转化原因 |
阳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大黄江源 |
39.06 |
ZZ_NR43030FQTZ0001 |
核心保护区 |
一般控制区 |
调整区域位于核心区与一般控制区交界地段,因跨县区人们及原住居民活动频繁,管理难度大;且区域内以毛竹为主,保护价值不高。 |
阳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白云寺 |
67.22 |
ZZ_NR43030FQTZ0002 |
核心保护区 |
一般控制区 |
调整区域位于核心区与一般控制区交界地段,原居民及跨县区人们活动频繁,不方便管理;区域内以小杂竹、小灌木为主,保护价值不高。 |
核心区转一般控制区小计 |
|
106.28 |
|
|
|
|
阳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长菖湾漕 |
136.07 |
ZZ_NR43030FQTZ0003 |
一般控制区 |
核心保护区 |
位于一般控制区与核心区交界地段,该区域山高坡陡,植物茂盛,属针阔混交常绿阔叶林,植物资源主要有黄山松、红豆杉、柏乐树等保护野生植物,动物资源有白颈长尾雉、毛冠鹿、豹猫等保护野生动物,生态保护价值高,且符合核心区管控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