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牌县人民政府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2023年 > 2023年第2期 > 县政府文件
分享到:
双牌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双牌县县城城镇化实施方案(2023-2025 年)》的通知
  • 发布时间:2025-10-15 17:19
  • 来源:
  • 发布机构:
  • 字体【      】

各乡镇人民政府,阳明山管理局,县直及省市驻双各单位: 

《双牌县县城城镇化实施方案(2023-2025 年)》已经县人民政府第22 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 组织实施。 


双牌县人民政府

 2023 年 5 月 17 日


双 牌 县 县 城 城 镇 化 实 施 方 案 

(2023-2025)

定位: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 

双牌县人民政府 

 二О二三年三月 

前 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 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22〕37 号)和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落实“一县一策”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的通知》(湘办发电〔2022〕66号)精神,我县按照省发改委 《县城(县级市城区)城镇化实施方案(2023-2025年)参考 提纲》《关于编制县城(县级市城区)城镇化实施方案有关要 求的通知》要求,编制《双牌县县城城镇化实施方案 (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坚持以人为核核 心,尊重县城发展规律,统筹全县生产、生活、生态、安全 需要,根据双牌县域及县城人口规模,实事求是,不贪大求 全,将双牌县城定位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用足城市存 量空间,减少盲目扩张,建设相对集中,空间紧凑,混合用 地功能,集约节约的精明增长、绿色发展道路。依托县城生 态本底,融合山水资源、城乡建设和旅游开发建设,实现山 水景城一体化发展。 

一、发展基础

(一)基本情况 双牌县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地处潇水中游,永州市中腹,古 名泷泊。现辖6镇5乡3林场1个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1751平方公 里,2021年末总人口20.3万,城镇化率48.81%。 1-1 双牌县区位图 1.资源禀赋 地理环境优越,旅游业基础好。双牌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 润气候区,气候特征是冬夏长,春秋短,夏少酷暑,严寒期短。 受境内地貌因素影响,气候有鲜明的地方特征。常年天气温度 17.6℃,年降水量1546mm,雨热同季,是湖南省温光、水条件最 优越的县区之一,气候宜人,一年四季皆可旅游。随山势、地势 变化山地立体小气候十分明显,如阳明山、紫金山。县城地理环 境得天独厚,潇水河从县城穿流而过,形成天然的滨河景观带。 旅游景点阳明山、青龙洞在全省范围内很有名气,每年的杜鹃花 节、活佛朝拜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来度假、观光。

文化底蕴深厚,佛道思想丰富。双牌县古称泷泊很有历史渊 源,县内的文化传说内容丰富。像江村的访尧,上梧江的云台山, 理家坪的岁圆楼,泷泊镇的浮洲岛、唐代亲民县令唐节、青龙洞, 茶林乡的县钟崖、鱿鱼岩,阳明山的“和文化”、“竹文化”、“佛 文化”,婆婆殿的“茶文化”……这些文化、传说是双牌县地域 文化的特征体现。东北有阳明山万寿寺和七祖活佛、西南有永山 庙和“常山赵王”张耳、南有塔山婆婆殿和撒茶仙婆叶妙善…… 上述文化传说、佛道思想是双牌县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人文文 化的集中体现,也应是双牌县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文化内容之一。 山林面积广阔,生态资源丰富。双牌县共有山林面积15.3万 公倾,人平山林面积达12.5亩。森林覆盖率80.5%,公益林地面 积60.8万亩,商品林地面积170万亩。活立木蓄积量620万立方米, 楠竹蓄积量为4800万根,拥有中国南方最大的红豆杉、华东黄杉 群落,是全国南方22个商品林基地县。农林产品富有特色,虎瓜 姜、药材、雪莲果、山苍籽、婆婆仙茶、猕猴桃等产品小有名气。 双牌县共有山林面积225余万亩,按400元/亩的年产值计算,在 生产环节就有9亿元的净产值。 2.区位交通 双牌县地处泛珠三角前沿阵地和永州市域的极核圈层及“中 心城市—双牌—道县—江永”纵向发展轴上。南下广州、北上长 沙、西出桂林均在4小时之内,是华中、华南两大经济区域结合 部的一个重要节点。北接永州市零陵区,南邻道县,西部与广西 全州县接壤,东毗宁远县,毗邻两广(广东、广西)。境内已构 筑起高速公路、铁路的快出快进交通网络。洛湛铁路、国道207 6 县人民政府文件 双牌县人民政府公报 2023 年第 3-4 线贯穿全境,距衡昆高速公路入口30公里,距离二广高速公路入 口20公里。规划中的永清广高铁和零道高速贯穿全境。永州民航 机场已开通直达昆明、上海、海口等航线,距桂林国际机场200 公里。境内湘江北可抵长江,南下经灵渠可达珠江水系。交通十 分方便,区位优势相当明显。 3.发展基础 近年来,双牌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三高 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对接融入“三区两城”“一核两轴 三圈”区域经济格局,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拼搏,真抓实 干,谱写了双牌高质量发展新的篇章。2021年,全县完成地区生 产总值84.48亿元、增长7.9%,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2%,固定 资产投资增长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0.56亿元、增长 15.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273元、11735元,分别 增长7.4%、9.8%,财政收入完成5.4亿元、增长16.8%,其中税收 占比达到82.03%。2021年全县人均GDP为53948元,排名全市第二。 顺利跻身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 县,平安创建、安全生产和消防两项工作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 受到表彰,固定资产投资、信访“三无”创建、文化和旅游等3 项工作获省政府真抓实干表扬激励。 4.近十年人口规模变化(2012年-2021年) 近年来,双牌县通过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加大工业企业培育 力度、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优化营商环境,引导乡贤回流,加快 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县城城镇化等若干措施,引导人口向县城集 7 县人民政府文件 双牌县人民政府公报 2023 年第 3-4 聚,取得显著效果。2021年末,双牌县县城常住人口6.38万人, 增长率为1.92%。随着双牌县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双牌县城常 住人口回流明显,常住人口出现净增长,双牌县的经济和生态环 境正逐步改善,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不断增强。采用综合增长率 法,根据人口综合年均增长率预测人口规模,按下列公式计算: Pt=Po(1+r)n 式中:Pt-预测目标年末人口规模; Po-预测基准年人口规模; R-人口年均增长率;(根据历年统计数据算出)n-预测年限。 通过统计双牌县近十年人口规模变化情况,以2021年为基 数,预计到2025年末,双牌县县城常住人口达到7.43万人,到2035 年末,双牌县县城常住人口达到10.08万人。

5.“三区三线”划定情况 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区包括自然保护区的核心保护 区和一般控制区以及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地之外的其他区 域。根据双牌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至2035年, 双牌县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区为33937公顷,占县域总面积的 19.66%。主要分布在阳明山、潇水沿线、打鼓坪乡、理家坪乡以 及何家洞镇等区域。 图1-2双牌县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图 永久基本农田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是按照一定人口和 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法确定的不得占用、不得开发、 需要永久性保护的空间边界。根据《双牌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2021-2035年),至2035年,双牌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 7035.46公顷,占县域总面积的4.07%。 9 县人民政府文件 双牌县人民政府公报 2023 年第 3-4 图1-3 双牌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划定图 城镇开发边界:城镇开发边界线是以城镇边界现状为基础, 避让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避让地质灾害高危险区、矿 产采空区等风险区域,不占或少占耕地及生态用地,将规划集中 连片的城镇建设区和城中村、城边村,依法合规设立的各类开发 区,国家、省、市确定的重大建设项目用地等划入城镇开发边界, 合理划定城镇集中建设、紧凑布局和宜居发展的空间界限。至 2035年,双牌县划定城镇开发边界面积1199.92公顷(其中双牌 县中心城区镇开发边界面积为941.03公顷),占县域总面积的 0.7%。 10 县人民政府文件 双牌县人民政府公报 2023 年第 3-4 图1-4 双牌县城镇开发边界线划定图 6.城镇建设用地变化情况 2012年度双牌县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控制在259.7525公 顷。商服用地5.5869公顷,占总量的2.15%;工矿仓储用地12.3332 公顷,占总量的4.75%;住宅用地20.078公顷,占总量的7.73%;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21.1983公顷,占总量的8.16%;交通运 输用地173.3813公顷,占总量的66.75%;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26.2537公顷,占总量的10.11%;特殊用地0.9211公顷,占总量 的0.35%。 2015年度双牌县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控制在30.8824公 顷。商服用地10.5429公顷,占总量的34.14%;工矿仓储用地 17.1307公顷,占总量的55.47%;住宅用地2.2891公顷,占总量 的7.41%;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0.1949公顷,占总量的0.63%;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0.7248公顷,占总量的2.3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标题文档
主办单位:双牌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双牌县政务服务中心
湘ICP备14001799号 湘公安网备43112302000107号 网站标识码:431123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