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县开放型经济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直相关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县开放型经济工作紧紧抓住“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和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深入推进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大精神为指针,全力破解要素制约,围绕“兴产业、夯基础、造靓城、建名山、惠民生”工作目标,突出以项目为抓手,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式,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努力发展对外贸易,全县开放型经济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2013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13年全县内联引资23个,合同利用资金31.79亿元,到位内资(含续建项目)18.2亿元,较上年增长20.5%,占年度任的101.1%;到位外资4200万美元,较上年增长35.5%,占年度任务的116.7%;承接产业转移项目23个,较上年增长10%,占年度任务的100%;项目开工23个,履约率100%;新培育外贸进出口企业2家,完成外贸进出口额584万美元,较上年增长11.5%,占年度任务的116.8%;外派劳务107人,占任务的107%;对外投资完成100万美元,占任务的100%;新增劳动用工7100人,占任务的101%;工业园扩园3.1平方公里,占任务的103%;新建标准厂房8.2万平方米,占任务的102.5%。
二、主要工作情况
(一)引项目、调结构,招商引资成效明显
一年来,我们采取“对外宣传、项目对接、拓展市场”三措并举的办法抓招商,引项目、调结构、扩出口,促进了我县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开放型经济持续壮大。工业方面:年产值10亿元的高速公路护栏设施项目建成投产后,我县将成为中国中部和西南地区高速公路护栏设施的重要生产基地和输出地。永盛化工与双联化工强强联合,完成兼并重组,产值和税收均可翻番,产品竞争力和市场份额跃居省内同行业前三。凯丰活性炭新上马的高效颗粒活性炭生产线建成投产后,可成为全市活性炭生产最大企业;旅游方面:阳明山旅游综合开发进展顺利,总投资3.4亿元的阳明溪谷一期工程即将竣工,第七届“和”文化旅游节成功举办,全省旅游强县创建成功,双牌已成为省内外新的旅游热点 、阳明山已成为有影响力的对台交流基地,双牌旅游产业的开放开发将步入新的发展期;服务民生方面:总投资3亿元的县城提质改造、沿江风光带、河东防洪大提工程已开工建设,总投资1.5亿元的城市综合体开发项目已正式签约,即将开工建设,小、巧、精、新的山水生态园林宜居城市风貌日趋清晰。总投资1200万元的城市公交公司已正式挂牌运行,结束了双牌县城无公交车的历史,极大地方便了城镇居民出行。总投资1200万元的双牌民康一级综合医院,已完成选址和注册登记,2014年6月即可揭牌就诊;对外贸易方面:通过强化服务,加快培育壮大进出口主体,2013年,帮助华茂生物完成了海关商检备案登记,动员和支持年出口能力达2000万美元以上的“双牌仕诚科技有限公司”加快建设速度,确保2014年建成投产。力争在未来2年内,将我县机械设备进出口工作挤进全省前10位。
(二)筑平台、强服务,开放载体不断完善
园区平台大提质。通过调规,新扩园3.1平方公里并完成了工业园的“七通一平”,承接能力进一步增强,今年,总投资5亿元的乐福地医药项目、总投资2亿元的塑料机械制造项目顺利开工建设。为增强园区配套功能,建设了50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和可居住2700名的企业员工生活用房。为提升园区自我发展能力,赋予了园区土地经营权。争创省级工业集中区已通过评审,即将下文。
交通平台大改善。二广高速双牌连接线已建成通车,打通了南上北下的黄金通道,207国道双牌至道县段改造已全面开工建设,双牌至零陵段改造工程已开工,对外大开放,对内大循环的交通格局已初步形成。
服务平台大优化。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为契机,以开展“作风大整顿、攻坚大行动、双牌大发展”暨“实干大动员、风彩大展示”活动为载体,继续推行“功能分区、项目分类、任务分解、考核分级”推进项目建设的服务模式,将全县重点项目分解到由县委常委挂帅的交通大攻坚、园区大建设、旅游大发展、小城大提质、民生大改善、环境大优化六个工作组,明确相关服务责任单位,做到任务具体,分工明确,职责明晰。同时,完善了入园企业管理办法,全面落实全程代办,“一章通”、“零收费”、“限时办结”园区封闭化管理等制度,完善了《双牌县关于鼓励投资优惠政策的若干规定》、出台了《培植壮大骨干企业的若干意见》,为企业在双牌做大做强提供了政策、服务保障。在融资上,大力推进银企合作,县政府专门划出120亩优质土地置换县信用联社不良资产6800万元,帮助组建县农村商业银行,为企业发展筑就了良好的融资平台。
(三)造氛围、创方式,基础工作扎实推进
强化考核,激活工作新动力。根据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出台了《双牌县招商引资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明确了县直单位和乡镇场的目标任务,规定了考核内容、考核方法和奖罚措施,在考核方式上,县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一月一检查、一季一调度、半年一小结、年终总兑现”的考核方法,定时深入各任务单位进行督查检查和业务指导,从而把干部群众的注意力、兴奋点聚集到招商引资上来,全县上下形成了“人人关心招商引资、个个献力招商引资”的良好氛围。书记、县长亲自部署、亲自指挥、亲自促进,其他的县级领导带头协调,带头参与,各级各部门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锲而不舍,强力推动,积极谋招商,抓招商。
夯实基础,增强招商竞争力。2013年,我们按照开发一批、储备一批能够吸引战略投资者和龙头企业的大项目、好项目的项目库建设思路,组织力量,深入调研,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重点,结合国家产业政策、产业转移特点,策划包装了实用性强的新型工业、农业产业化、旅游、基础设施和社会发展项目共40个;广泛搜集客商信息,进一步充实客商信息库。一年来,我们通过各种方式,新采集双牌籍在外成功人士和关心支持双牌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信息580条,利用其提供经济发展地区产业转移信息,积极对接项目;把建立外来投资企业信息库,作为当好县委、县政府领导了解企业需求、生产经营状况参谋的重要工作,全年对23个新引进项目按要求建立了台账。
创新方式,实现招商新突破。按照宣传推介与客商联络相结合的方式,在宣传双牌、推介项目上,首先是利用双牌商务之窗,及时发布招商项目、优惠政策、重点产业等相关信息,让国内外企业、客商了解双牌;其次是突出领导效应宣传,县委、县政府加强了对全县各级领导招商引资业务培训,以县委党校为平台,举办了一期乡科级干部域外培训班,提高了领导层谋划招商引资、推介双牌、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增强了招商引资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再次是加强节会宣传,充分利用国家、省、市举办的各类专题招商活动和一年一次的“中国·阳明山‘和’文化旅游节暨杜鹃花会”,广泛联络国内外客商。特别是双牌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和战略投资者,举办专题推介会,面对面地宣传双牌、推介项目;按照大活动招商与小分队招商相结合的方式,今年,积极参加了“中博会”、“东盟博览会”、“港洽周”、“首届湘南投洽会”,积极借台宣传双牌,结识新朋友、洽谈项目,盯住老朋友,跟踪在谈项目。对有诚意到我县投资的客商,县级领导带队,组织工业园管委会、商务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采取小分队上门招商的方式,就客商投资项目进行全程跟踪洽谈,对重大投资项目,书记、县长亲自登门洽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13年9月下旬,苏小康书记在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唐晓波、县工业园管委会党工委书记廖杰的陪同下,深入广州、东莞、深圳、郴州等地,拜会了一批重点客商、会见了在四地创业成功的双牌籍企业家和政界人士,通过深入企业、举办小型推介会和座谈的方式,推介我县资源优势、后发优势,介绍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的工作思路、主要工作措施,坚定了投资者到双牌投资的信心,达到了“引老乡回故乡,带客商建家乡”的目的。双牌籍在粤创业成功人士贺耀陆先生,邀请合作伙伴,10月份选址在工业园投资建设年产值10亿元的高速公路护栏设施项目,双牌籍在粤企业家刘晓鸿先生,经多次考察洽谈,并经招标挂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拟投资3亿元建设城市综合体项目。同时,还洽谈了精细化工、阳明山渡假酒店等一批投资过千万元的项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