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牌县人民政府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财政信息 > 部门预决算
分享到:
双牌县发展和改革局2019年部门决算公开
  • 发布时间:2020-08-20 09:43
  • 来源: 双牌县财政局
  • 发布机构:双牌县财政局
  • 字体【      】

2019年双牌县发展和改革局决算填报说明

  

第一部分  双牌县发展和改革局概况

一、部门职责

二、机构设置

第二部分  2019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第三部分  2019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二、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三、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支出决算情况

九、预算绩效情况说明

十、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第五部分  附件

第一部分双牌县发展和改革局概况

一、部门职责

1、拟订并组织实施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统筹协调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跨乡(镇)的区域规划和地方规划,衔接需要安排县政府投资和涉及重大项目的规划,建立健全科学制定、有效实施、及时评估和动态调整全县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度机制。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县人民代表大会提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2、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重大任务以及相关政策措施。组织开展重大战略规划、重大政策、重大工程等评估督导,提出相关调整建议。

3、统筹提出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监测预测预警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态势趋势,提出宏观调控政策建议。综合协调宏观经济政策,牵头研究宏观经济应对措施。调节经济运行,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参与拟订财政政策措施、土地政策措施等。

4、指导推进和综合协调全县经济体制改革有关工作,提出相关改革建议。牵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协调推进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动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现代市场体系建设,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5、提出全县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的战略、规划、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的政策措施。负责协调全县推进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统筹协调走出去有关工作。负责全县全口径外债的总量控制、结构优化和监测工作。

6、负责投资综合管理,拟订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结构调控目标、政策措施,会同相关部门拟订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权限和政府核准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目录。统筹安排中央、省、市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按规定权限审批、核准、审核、备案重大项目。规划全县重大建设项目和生产力布局。拟订并推动落实鼓励民间投资政策措施。负责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实施的指导、协调和监督管理。

7、推进全县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组织拟订综合性产业政策,负责协调一二三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并衔接平衡相关发展规划和重大政策,做好与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的衔接平衡。协调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全县服务业发展战略和重大政策,拟订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规划,组织拟订高技术产业发展、产业技术进步的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统筹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进全县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8、负责统筹推进全县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组织拟订全县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振兴、沿海经济带、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负责全县地区经济协作的统筹协调。

9、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会同相关部门拟订推进创新创业的规划和政策措施,提出创新发展和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政策措施。研究提出产业集群发展相关政策措施。会同相关部门规划布局全县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10、跟踪研判涉及经济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科技安全、社会安全等各类风险隐患,提出相关工作建议。承担经济、生态、资源等重点领域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相关工作。负责重要商品总量平衡和宏观调控,提出重要工业品、原材料和重要农产品进出口调控建议并做好相关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县级储备物资品种目录、总体发展规划。

11、负责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衔接,协调有关重大问题。组织拟订社会发展战略、总体规划,统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出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12、推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改革,协调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等工作。提出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政策措施,综合协调节能环保产业和清洁生产促进有关工作。提出能源消费控制目标、任务并组织实施。

13、拟订并组织实施有关价格政策措施,组织制定少数由县级管理的重要商品、服务价格和重要收费标准意见。监测、分析市场价格形势,组织实施价格总水平控制;管理国家、省、市列名管理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依法组织价格听证会和价格专家论证,运用价格杠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负责拟定全县商品价格、服务价格及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定价目录和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制定和调整实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的商品、服务价格,参与审批事业性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负责管理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依法强制使用或指定配套销售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规范中介组织的收费标准。负责依法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特殊时期实施临时价格干预措施。负责指导价格公示、价格自律、价格诚信、价格信息等价格服务工作,推行明码标价。负责依法组织对实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的商品、服务价格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成本监审工作。负责涉案物价格鉴证工作,知道中介机构的价格鉴证、价格评估工作。

14、指导和协调全县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牵头组织监督公共资源交易活动。

15、会同有关部门拟订推进全县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战略和规划,协调有关重大问题。推动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组织编制全县国民经济动员规划,协调和组织实施全县国民经济动员有关工作。

16、起草全县能源发展和有关监督管理的规范性文件草案,拟订并组织实施全县能源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推进全县能源体制改革,协调相关重大问题。负责全县能源行业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参与研究全县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建议,指导、监督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工作,衔接能源生产建设和供需平衡。组织制定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能源,以及炼油、煤制燃料、燃料乙醇的产业政策措施及相关标准意见,实施对煤电油气等能源和新能源的管理。按照规定权限审批、核准、备案、审核、上报全县能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指导协调农村能源发展工作。拟订并组织实施煤炭发展战略,研究提出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意见并指导实施,承担煤炭体制改革、煤矿瓦斯防治能力评估和开发利用等有关工作,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全县煤矿生产能力监管的指导工作,协调有关部门推进煤层气开发、淘汰煤炭落后产能工作。负责能源预测预警,发布能源信息,参与能源运行调节和应急保障,负责县内石油和天然气储备管理工作。负责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相关工作。组织推进全县能源重大设备研发及相关重大科技项目,指导能源科技进步和引进消化创新,组织协调相关重大示范工程和推广应用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负责全县核电管理。拟订核电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提出核电布局和重大项目审核意见,组织开展核电有关前期工作,协调和指导核电科研工作,参与核电厂的核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组织推进全县能源对外合作,负责起草县政府对外能源战略合作协议,协调能源合作中的重大问题。研究提出电力普遍服务政策的建议并监督实施,参与制定与能源相关的资源、财税、环保等政策措施,提出能源价格调整建议,参与能源有关价格执行情况监督检查。承担县能源委员会具体工作,负责全县能源发展战略决策的综合协调和服务保障,推动建立健全协调联动机制。

17、拟订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管理有关规定并监督执行。拟订全县粮食市场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承担全县粮食流通宏观调控的具体工作。拟订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体制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研究提出全县战略物资储备规划、全县储备品种目录的建议。根据全县储备总体发展规划和品种目录,组织实施全县战略和应急储备物资的收储、轮换和日常管理,落实有关动用计划和指令。管理全县粮食储备。监测粮食和战略物资供求变化并预测预警。指导协调政策性粮食购销和粮食产销合作,保障军队粮食供应。拟订粮食和物资储备仓储管理有关技术标准意见和规范并组织实施。负责全县粮食流通、加工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管理,承担所属物资储备承储单位安全生产的监管责任。根据国家、省、市与全县储备总体发展规划,统一负责储备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拟订全县储备基础设施、粮食流通设施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管理有关储备基础设施和粮食流通设施投资项目。负责对管理的政府储备、企业储备以及储备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负责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负责粮食收购、储存、运输环节粮食质量安全和原粮卫生的监督管理,组织实施粮食库存检查工作。负责粮食流通行业管理,制定行业发展规划、政策措施,拟订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及粮食质量等有关标准意见,制定有关技术规范并监督执行。负责实施粮食收购行政许可的有关行政管理。负责协调推进粮食产业发展有关工作。负责粮食和物资储备的对外合作与交流。

18、完成县委和县政府交办的其它任务。

二、机构设置及决算单位构成

(一)内设机构设置

县发展和改革委内设3个职能办公室及4个股室:1、综合办公室(县经济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2、经济社会发展办公室(县第三产业办公室、县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3、重大项目前期办公室(县能源办公室、节能监察中心)4、政策法规股(行政审批股)5、综合统计股6、价格调控股(价格调节基金管理办公室)7、价费管理股。

(二)决算单位构成。

只有本级,没有其他二级预算单位,因此,纳入2019年部门决算编制范围的只有双牌县发改本级。

第二部分  2019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详见附表)

第三部分2019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19年度本年收入总计1005.25万元,2018年相比,增加390.66万元,增长63.56%主要是因为1、机构改革,粮食局职能划转,人员增加。2、增加了应急救灾物资采购资金。3跑项争资奖金增加。2019年度支出总计1005.25万元2018年相比,增加390.66万元,增长63.56%主要是因为1、机构改革,粮食局职能划转,人员增加。2、增加了应急救灾物资采购资金。3跑项争资奖金增加。

二、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本年收入合计1005.25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1005.25万元,占100%

三、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本年支出合计980.31万元,其中:基本支出452.68万元,占46.18%;项目支出527.63万元,占53.82%。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19年度财政拨款收总计1005.25万元,与2018比,增加390.66万元,增长63.56%主要是因为1、机构改革,粮食局职能划转,人员增加。2、增加了应急救灾物资采购资金。3跑项争资奖金增加。2019年度财政拨款支出总计1005.25万元,与2018年相比,增加390.66万元,增长63.56%主要是因为1、机构改革,粮食局职能划转,人员增加。2、增加了应急救灾物资采购资金。3、跑项争资奖金增加。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2019年度财政拨款支出980.31万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100%,与2018年相比,增加365.72万元,增长59.5%。主要是因为机构改革,粮食局职能划转,人员增加。

(二)财政拨款支出决算结构情况

2019年度财政拨款支出980.31万元,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类)支出980.31万元,占100%

(三)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2019年度财政拨款支出年初预算数为821.78万元,支出决算数为980.3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9.29%,其中:

1、一般公共服务(类)发展与改革事务(款)行政运行(项)。

年初预算为447.48万元,支出决算为678.8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51.71%,决算数大于年初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1、机构改革,粮食局职能划转,人员增加,工资福利等支出增加。2、应急救灾物资采购增加。

2、一般公共服务(类)发展与改革事务(款)一般行政管理事务(项)。

年初预算为6万元,支出决算为55.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28.33%,决算数大于年初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机构改革,粮食局职能划转,人员增加。

3、一般公共服务(类)发展与改革事务(款)物价管理(项)。

年初预算为49.2万元,支出决算为2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50.81%,决算数小于年初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物价鉴定相关工作开支减少。

4、一般公共服务(类)发展与改革事务(款)其他发展与改革事务支出(项)。

年初预算为319.1万元,支出决算为220.7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69.17%,决算数小于年初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工作经费使用减少。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9年度财政拨款基本支出452.68万元,其中:人员经费408.33万元,占基本支出的90.2%,主要包括基本工资171.27万元、津贴补贴71.31万元、奖金68.93万元、绩效工资3.57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支出23.86万元、职业年金缴费3.43万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19.2万元、其他社会保障缴费4.34万元、住房公积金38.23万元、医疗费1.38万元、其他工资福利支出1.65万元、医疗费补助0.57万元、奖励金0.59万元公用经费44.35万元,占基本支出的9.8%,主要包括办公费4.38万元、印刷费1.2万元电费0.55万元、邮电费0.11万元、差旅费2.27万元、维修(护)费3.32万元、培训费0.44万元、公务接待费1.63万元、劳务费4.05万元、委托业务费0.8万元工会经费13.9万元、福利费6.22万元、其他交通费0.49万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费5.01万元

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预算为9.5万元,支出决算为9.49万元,完成预算的99.89%,其中:

因公出国(境)费支出预算为0万元,支出决算为0万元,完成预算的0%,决算数等于年初预算数,与上年相比减少2.84万元,减少284%,减少的主要原今年未发生因公因公出国(境)费

公务接待费支出预算为9.5万元,支出决算为9.49万元,完成预算的99.89%,决算数小于年初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严格执行年初预算,与上年相比减少0.23万元,减少2.37%,减少的主要原因厉行节约,严控三控经费开支。

公务用车购置费及运行维护费支出预算为0万元,支出决算为0万元,完成预算的0%,决算数等于年初预算数

(二)“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说明

2019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中,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9.49万元,占100%,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0万元,占0%,公务用车购置费及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0万元,占0%。其中:

1、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为0万元

2、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9.49万元,全年共接待来访团组158个、来宾1572人次,主要是正常公务往来发生的接待支出

3、公务用车购置费及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为0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0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0万元截止201912月31日,我单位开支财政拨款的公务用车保有量为0辆。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支出决算情况

本单位无政府性基金收支

九、关于2019年度预算绩效情况说明

根据预算绩效管理要求,我单位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绩效理念,对2019年度部门整体支出和专项资金实施了全覆盖性的绩效评价,撰写了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和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自评覆盖率达到100%。绩效自评结果显示,项目支出绩效情况较为理想,均达到了项目申请时设定的各项绩效目标。

1.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绩效理念。通过各种媒介、各种形式和渠道,加大绩效管理理念宣传力度,不断提高部门(单位)的绩效意识,使社会公众也来了解支持绩效管理工作。

2.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法制建设。提请国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法制手段,一是增加有关强调预算绩效管理的内容;二是制定预算绩效管理相关制度办法。

3.发挥部门在预算绩效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建立部门预算责任制度,强化部门的预算编制和执行主体责任,形成“谁干事谁花钱、谁花钱谁担责”的制度,从预算编制到执行,部门都要切实负起责任。建立绩效问责制度,把单位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纳入考核范围,进一步落实责任,提高单位对项目资金使用绩效的重视和开展绩效管理工作的自觉性。

4.强化评价结果应用。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要求,逐步公开财政支出项目预算及绩效评价结果,加强社会公众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监督。

十、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本部2019年度机关运行经费支出44.35万元,比年初预算数增加13.25万元,增长42.6%。主要原因是:机构改革,粮食局职能划转,人员增加。

(二)一般性支出情况

2019年本部门开支会议费0万元,开支培训费2.39万元,人数4,主要用于处级干部进修学习、价格认定培训,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本部门2019年度政府采购支出总额0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0万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0万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0万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0万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0%,其中:授予小微企业合同金额0万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0%。

(四)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截至201912月31日,本单位共有车辆0辆,其中,领导干部用车0辆、机要通信用车0辆、应急保障用车0辆、执法执勤用车0辆、特种专业技术用车0辆、其他用车0辆,单位价值50万元以上通用设备0台(套);单位价值100万元以上专用设备0台(套)。

第四部分名词解释

1、财政拨款收入:指财政当年拨付的资金。

2、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 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3、项目支出:是指单位为完成特定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而发生的支出。

4、机关运行经费:是指各部门的公用经费,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资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5“三公”经费:是指用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安排的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因公出国(境)费。其中,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以及燃料费、维修费、保险费等支出;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


第五部分  附件

双牌县发展和改革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标题文档
主办单位:双牌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双牌县政务服务中心
湘ICP备14001799号 湘公安网备43112302000107号 网站标识码:431123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