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双牌县商业办决算公开
一、部门主要工作职责、部门基本情况
根据双编办函[2002]1号核定我办三定方案的文件精神,本单位的主要工作职责是:
继续推进商业企业改革,促企业落实国有企业改革政策;妥善处理商业企业改革的各种遗留问题,做好原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衔接;做好维稳工作,处理来信来访;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它工作。
县商业事务管理办公室为正科级事业单位。内设综合股、纪检正保股、财务审计股,全额拨款事业编制13人,实有在职人员10人,离休1人,退休人员9人,遗补1人,享受独生子女奖励2人。主要的资产有:小车1台,计算机1台,打印机1台,电话机1台。
二、2015年工作任务及目标
着重抓好商业改制企业的扫尾工作;抓好商业改制企业移交社区管理工作;厉行节约,严格控制经费支出;认真编制决、决算报表,如实反映各项收支情况。
三 、双牌县商业办2015年度部门决表(具体见附件)
四、关于2015年度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15年度本年收入总计152.32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152.32万元。
2015年度支出总计152.32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0.02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02.3万元。
五、2015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2015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152.32万元,占本年支出合计100 %,与2014年相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增加62.37万元,主要原因是:改制遗留问题增加支出。
㈡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结构情况
2015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主要用于以下方面,按支出经济分类科目名称进行说明。如:工资福利支出37.45万元,占24.59%;商品和服务支出54.24万元,占35.6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60.63万元,占39.81 %。
㈢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预决算情况
2015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年初预算为154万元,支出决算为152.3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98.91%。
六、2015年度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5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50.02万元,其中:人员经费41.02万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社会保险缴费、伙食补助费、绩效工资、其他工资福利支出、退休费、生活补助、医疗费、奖励金、住房公积金,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公用经费9万元,主要包括:办公费、印刷费、咨询费、手续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取暖费、差旅费、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劳务费、工会经费、福利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办公设备购置、其他资本性支出。
八、2015年度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㈠“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说明
2015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为2.96万元,比2014年增加0.6万元,比去年增加20.2 %;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为0万元,占0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为0万元,占0%;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2.96万元,占100%。具体情况如下:
1. 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 0万元,全年因公出国(境)团组共计 0个,累计 0人次。
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0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支出 0 万元。公务用车运行支出0万元。主要用于: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用等支出。2015年公务用车购置数为0辆,公务用车保有量为0辆。
3.公务接待费支出2.96万元,其中:外事接待支出0万元。国内公务接待支出2.96万元。2015年.国内公务接待批次共40个、国内公务接待人次480人次(不包括陪同人员)。
㈡“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增减变动情况说明
2015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为0万元,增长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为0万元,下降100 %;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2.96万元,增加20.2 %,主要是改制遗留问题多增加支出。
具体原因如下:开源节流、内部控制等多项措施。
九、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㈠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说明
2015年本部门机关运行经费支出9万元(与部门决算中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中公用经费之和保持一致)。
㈡部门国有资产占用情况说明
截止2015年12月31日,本部门共有车辆0辆,其中:一般公务用车0辆、无单位价值20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
㈢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说明
1.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绩效理念。通过各种媒介、各种形式和渠道,加大绩效管理理念宣传力度,不断提高部门(单位)的绩效意识,使社会公众也来了解支持绩效管理工作。
2.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法制建设。提请国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法制手段,一是增加有关强调预算绩效管理的内容;二是制定预算绩效管理相关制度办法。
3.发挥部门在预算绩效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建立部门预算责任制度,强化部门的预算编制和执行主体责任,形成“谁干事谁花钱、谁花钱谁担责”的制度,从预算编制到执行,部门都要切实负起责任。建立绩效问责制度,把单位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纳入考核范围,进一步落实责任,提高单位对项目资金使用绩效的重视和开展绩效管理工作的自觉性。
4.强化评价结果应用。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要求,逐步公开财政支出项目预算及绩效评价结果,加强社会公众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监督。
(四)本单位没有政府性基金收入和支出。
(五)本年政府采购无支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