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信主题: 塘底乡玉泉村(原低水坪村)村支书唐和平利用职权强占护贫名额给自己的儿子及亲属
收文单位: 县电子政务办
来信时间: 2016-12-29
来信类型: 其他
办理状态: 已办结
信访内容:

您好,

   我要投诉塘底乡玉泉村(原低水坪村)村支书唐和平利用职权便利强占护贫名额给自己的儿子及亲属!

    事情经过如下:塘底乡玉泉村(原低水坪村)村民唐兲礼,61岁,小学二年级,一个勤劳朴实的农民,育一儿一女,家境清贫,连建设新农村集体建房都没有钱拿出去建房,儿子女儿常年在外工作,老两口没日没夜的干活,种水稻、种生姜,勉强维持生计!响应建设新农村的号召,国家对农村的扶持越来越大,本来以为自己能沐浴一下国家的恩泽,却不曾想遇上无良贪官村支书,本来在县里护贫名单里面有自己(本人已去县里查看核实),却不曾想到村里护贫名单公布,自己的名字不翼而飞,而村支书的儿子,本来是5组村民,有房有车,却在村里7组的护贫名单里面,而村里其他村支书的家属亲戚也都在护贫名单里面,自己气不过,找支书理论,支书却以自己的儿子买了车作为拒绝的理由,唐天礼的儿子唐海龙,33岁,小学文凭,育有一儿一女,常年在广东阳江打工,在工厂刨模,因为机器辐射较大,日积月累,身体损害较大,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压力,又因为自己除了在工厂工作之外毫无挣钱的技艺,百般思量下,东凑西借3万元买了一辆二手车,跑运输,接客,因此可以说,家里的那辆二手车实际上是整个家庭唯一的经济来源!而村支书的亲属、儿子也都是有房有车的,他们却在护贫名单里面,而且是强占了别人的名额!

     事实如此,还望相关部门领导组织调查,类似这类情形还有许多,国家的拨款、护贫款真正落实到村民、特别是真正的贫困村民手里的少之又少,农村村干部是国家组织机构的最底层,他们才是落实政策的最直接人,有必要保持正直廉洁!

     翘首企盼相关部门给与答复!谢谢!


回复单位: 县电子政务办
办理时间: 2016-12-29
内容:

唐海妹网友:

  你在双牌政府网“互动交流”频道“县长信箱”提交信件后,县政府电子政务办以双政网函〔2016〕15号调查函函告我乡,要求我乡迅速调查核实。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安排乡纪委、扶贫办对所反映的情况进行调查,现将调查基本情况回复如下:

  1、关于网友唐海妹反映自家2014年被评为贫困户但后又被删除的问题

  据调查,唐海妹,女,汉族,原低水坪村6组人,已婚嫁外地,现在广东省广州市务工。其父唐天礼,母亲聂青娣,在家务农。哥哥唐海龙与嫂子在广东省阳江务工。2014年该村将唐天礼、聂青娣、唐海龙、唐海妹4人上报为贫困人口。2015年对贫困户进行清理时,因唐天礼家修建了一栋红砖房屋,唐海龙三年前购置一辆二手车,不符合贫困户标准,故上报乡里作了删除处理。

  2、关于村支书唐和平安排其儿子唐顺武和亲属纳入贫困户的问题

  据调查,唐和平为低水坪村支书,儿子唐顺武,儿媳李芳莲均在家务农,孙子唐俊在双牌三小就学。唐和平于2014年修建了一栋红砖房屋,唐顺武2015年购置了小车一辆。2014年,低水坪村民主评议唐顺武为该村贫困户。2015年进行的贫困户清理中,因唐顺武有车,不符合扶贫条件,且其父为村支部书记,故与其他不符合标准户(包括唐海妹一家)一同上报乡政府进行清除。因当时乡扶贫专干蒋昌云(2016年4月因病去世)操作失误,已在此前将唐顺武作为当年脱贫户上报并在建档立卡管理系统中进行了标识,导致此户名字未能及时在系统中删除。

  3、处理意见

  针对网友提出的问题,我们在本着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处理意见。①向上级部门汇报,将唐顺武从建档立卡贫困户管理系统中删除。②乡纪委介入,认真核定事实,并依纪依规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理,并将结果上报上级有关部门。③在已经和唐海妹家人见面及电话沟通的基础上,继续做好政策解释工作。

  再次感谢网友唐海妹对塘底乡和双牌精准扶贫事业的关心关注,我们将按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尽力做好相关工作,确保公平、公正,把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塘底乡人民政府

2017年1月3日


为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只有写信人才能对该回复质量进行评分;请填写写信时系统生成的查询码。
来信人评价:
    查询码:
(注:所有提交的查询码将不再前台页面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