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牌县理家坪乡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通知公告
分享到:
    • 索  引 号:4311230009/2025-00414 分       类:
    • 发文机关:理家坪乡 发文日期:2025-03-19 15:37
    • 名称: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 文号:
    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中共理家坪乡委员会
    理家坪乡人民政府
    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引领下,理家坪乡坚定不移地贯彻党中央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法治护航发展、服务民生”的核心目标,全面统筹推进依法行政、法治宣传以及基层治理等各项工作,为全乡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精心营造了优良的法治环境。现将本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筑牢法治建设根基

    (一)完善工作机制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将其置于年度重点工作的关键位置。专门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担任组长的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各村与各部门在法治建设中的职责分工,成功构建起“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协同推进”的高效工作格局。与此同时,对《法治政府建设规划》以及涵盖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等在内的九项配套制度进行了优化完善,有力保障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制度化与规范化运作。

    (二)加强队伍建设为提升乡村干部的法治素养,全年精心组织了14次法治培训活动,培训对象广泛覆盖乡机关干部、村“两委”成员以及人民调解员等,累计达90余人次。培训内容紧密围绕《宪法》《民法典》以及农村实用法律法规展开,干部学法考法通过率高达100%。此外,通过“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成功选36名村级法治带头人,有效推动了法律知识在乡村的广泛传播。

    二、深化法治宣传,营造全民守法浓厚氛围

    (一)创新普法形式紧密结合“法律九进”活动,积极开展法治宣传进校园、进企业、进集市等丰富多彩的专题活动,全年累计举办22场次,发放普法资料多达1.2万份,覆盖群众达1.5万人次。充分利用“村村响”广播、电子显示屏、法治广场等多样化载体,持续滚动播放法治案例与政策法规,成功打造出“抬头见法、随时学法”的全方位、立体化宣传网络。

    (二)聚焦民生热点针对征地拆迁、食品安全、森林防火等群众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了6次专项法治讲座。通过专业的法律讲解,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80起,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全乡9个行政村全面建成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点,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矛盾调解等“一站式”便捷服务。全年共受理法律服务需求26件次,群众满意度达到100%。

    三、推进依法行政,全面提升治理效能

    (一)规范决策程序严格遵循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对本年度的重大决策以及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合法性审核规范决策程序,确保决策科学民主合法。

    在决策前,广泛收集信息,各部门依职能提出议题,充分调研论证,评估风险。随后,将拟定方案送交合法性审查,由专业法务人员或法律顾问从法律角度严格把关,确保不与法律法规相悖。决策作出后及时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整个流程环环相扣,以制度保障决策合法合规、契合乡情,推动全乡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二)优化政务服务依托双牌县人民政府网这一平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内容涵盖政策法规、财政预决算等多个重要领域。一方面,推进“一门式”服务,整合民政、社保、医保等多个窗口业务,打破部门壁垒,让群众进一扇门办多样事。另一方面,依托线上平台,拓展网上办事渠道,许多事项实现“掌上办”“指尖办”。同时,加强工作人员培训,提升服务态度与业务能力,耐心解答群众疑问。此外,设置意见反馈箱,及时收集群众建议,不断改进服务细节,以贴心服务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四、工作亮点与可推广经验

    (一)“法治+”融合模式成效斐然

    1.“法治+乡村振兴”积极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将法治元素深度融入村务公开、财务管理等各个环节。目前,全乡9个村已实现村务公开栏全覆盖,村民自治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2.“法治+矛盾化解”创新性地建立了“法律顾问+调解员”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法律顾问的专业优势与调解员的基层工作经验,成功化解了1件历史遗留信访积案,全乡信访量同比大幅下降,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公共法律服务扎根基层依托村级公共法律服务点,有机整合司法、综治等各类资源,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多元化服务,成功打造出“15分钟法律服务圈”,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三)智慧普法赋能基层治理充分借助电子显示屏、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开展“指尖普法”活动,定期推送法治案例,全年累计推送60期,覆盖全乡80%以上家庭。通过这种便捷、高效的普法方式,群众的法治意识得到显著增强,为基层治理注入了强大的法治动力。

    五、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法治宣传覆盖存在盲区尽管在法治宣传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偏远村组的普法力度仍然相对薄弱。部分群众由于获取法律知识的渠道有限,法治意识较为淡薄,对法律政策的理解存在偏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重复信访问题的偶尔发生。

    (二)基层执法能力有待提高部分执法人员在法律知识储备方面存在不足,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程序的规范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不仅影响了执法的公信力,也可能对群众的合法权益造成潜在威胁。

    (三)资源保障存在瓶颈法治建设专项经费相对有限,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宣传形式的创新与拓展。例如,法治电影放映、互动体验活动等深受群众欢迎的普法形式,因资金短缺难以广泛开展。

    六、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理家坪乡将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深化年”这一主题,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一)聚焦普法提质,构建全域法治生态

    1.深入实施“法治润心”工程,针对农村留守老人、青少年等重点群体,组织开展“以案释法”巡回宣讲活动,用生动鲜活的案例普及法律知识,增强群众的法治观念。

    2.大力推广“智慧普法”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法治微课、短视频等新媒体产品,进一步扩大法治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二)强化执法规范,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1.成立乡级行政执法监督小组,建立常态化的执法监督机制,定期开展执法案卷评查和现场督查工作,确保行政执法程序合法合规,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2.加强与县司法局的沟通协作,组织执法人员参加专题研修班,通过系统学习和专业培训,不断提升执法人员的法律适用能力和执法水平。

    (三)深化基层治理,打造法治示范品牌

    1.积极争创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总结推广“村民议事会”等行之有效的自治模式,进一步激发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基层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2.持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增设“流动法律服务车”,将法律服务直接送到偏远村组群众的家门口,实现全乡公共法律服务的无缝覆盖。

    (四)健全保障机制,夯实长效发展基础

    1.积极争取县级财政支持,设立法治建设专项基金,为法治宣传、培训等各项工作提供稳定、充足的经费保障,确保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

    2.建立健全法治政府建设考核体系,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成效纳入乡村干部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充分调动乡村干部推进法治建设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