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牌县乡村振兴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法规
分享到:
    • 索  引 号:4311230009/2019-00145 分       类:
    • 发文机关: 发文日期:2019-07-16 09:01
    • 名称:双牌县2019年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方案
    • 文号:
    双牌县2019年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方案


              

    双牌县2019年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方案

    2019年是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建成全面小康的关键之年,也是巩固脱贫成果的第二年。全县将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紧扣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以脱贫攻坚领域“问题清零”行动为总抓手,突出抓好扶贫扶志和作风建设两个专项行动,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党建引领、河长制及作风建设相结合,继续巩固脱贫成果,奋力攻克深度贫困,精准落实保障政策,深入推进创新机制,充分激发内生动力,切实防范扶贫风险,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70周年献礼。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紧扣《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关于开展扶贫扶志行动的意见》、《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围绕中央、省、市关于脱贫攻坚战决策部署,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总要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和脱贫攻坚目标及现行扶贫标准,切实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确保实现贫困群众持续稳定脱贫。

    二、主要目标

    在全面提质增效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全年计划减少贫困人口380人以上,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5%以内。牢固树立底线思维,防范化解扶贫领域风险,开展脱贫攻坚领域“问题清零”行动,构建更加稳固的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制度体系,形成贫困县摘帽成效巩固提升的“双牌模式”和双牌的特色经验,创先争优,保持省市“脱贫攻坚先进县”荣誉称号。

    三、工作重点

    1、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一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对湖南脱贫攻坚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迅速组织传达学习,研究细化贯彻落实意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全面总结宣传推广湘西州和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经验做法,进一步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不断提升工作实效。二是深学笃用《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扶贫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开展中心组学习、专题研讨、集中宣讲等活动,认真撰写学习心得体会。三是及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最新重要指示。迅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在“全国两会”等会议上关于脱贫攻坚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双牌实际狠抓贯彻落实。(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扶贫办、各乡镇(局)党委)

    2.强化基层党建引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建好基层党组织队伍,深入开展村党组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行动,调优配强贫困村“两委”班子,35%以上的贫困村村支书、村主任“一肩挑”。每个贫困村培养两名以上后备干部,严格党员发展,确保每个贫困村每2年至少发展1名青年党员,加大党员致富带头人培训力度,确保每个贫困村有3名党员领办创办致富项目。支持聘请“致富能人”加入村理事会、监事会等新型社会组织,发挥其在脱贫攻坚、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财政投入为主、稳增长的村级经费保障制度。同时,注重在脱贫户中培育致富带头人、种养大户和入党积极分子中培养“领头雁”人才,为脱贫攻坚铸就一支有力的生力军和“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大力推行“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贫困户”模式,推进土地规模流转,组织引导贫困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以扶贫资金入股、到合作社就业,带动贫困户多渠道增收实现稳定脱贫。以县为单位建立集体经济扶持启动资金,各乡镇(局)今年要创建1个以上集体经济示范村、新增20%集体经济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积极探索将村干部报酬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挂钩,对贡献突出的按有关规定给予奖励。(责任部门: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县民政局、县扶贫办、各乡镇(局))

    3、着力稳定脱贫成效。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贫困对象动态管理机制,加强跟踪监测,重点核实脱贫户家庭收入状态、返贫潜在因素和后续帮扶措施,实现稳定脱贫。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常态化精细管理,强化预测预警,加大对老弱病残等特殊贫困群体的帮扶力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兜底保障体系,竭力遏制因灾因病返贫。进一步加大对深度贫困人口的倾斜帮扶,形成脱贫攻坚的“组合拳”效应。同时,对2014年以来脱贫户扎实开展“回头看”工作,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为所有脱贫户量身定做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措施,确保稳定脱贫、持续增收。(责任部门:县扶贫办、各行业部门、各乡镇(局))

    4、开展脱贫攻坚领域“问题清零”行动。树立底线思维,防范化解扶贫领域风险。坚持动态管理常态化排查整改,确保“两不愁、三保障”问题、返贫风险问题、扶贫小额信贷问题、产业扶贫问题、村集体经济发展问题、群众对扶贫工作认可问题、涉贫信访舆情问题、驻村帮扶工作问题、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和腐败问题等九大问题实现动态清零,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责任部门:县扶贫办、各行业扶贫部门、各乡镇(局)党委、各驻村工作队)

    5、开展扶贫扶志专项行动。落实国务院扶贫办等13部门下发的《关于开展扶贫扶志行动的意见》,全面推行以“扶志气建讲堂、扶技能建中心、扶产业建基地、扶队伍建堡垒”为主要内容的“四扶四建”创建活动。通过开展扶志教育,强化典型示范,引导发展产业和就业,改进帮扶方式,推进移风易俗,加强对不良行为的惩戒等活动,把扶贫领域诚信纳入信用监管体系,将不履行赡养义务、虚报冒领扶贫资金、严重违反公序良俗等行为列入失信人员名单。激发贫困群众立足自身实现脱贫的信心和决心,形成劳才有得、多劳多得的正向激励。树立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价值取向和政策导向,凝聚打赢脱贫攻坚的强大精神力量,切实增强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开展“户帮户、亲帮亲、互助脱贫奔小康”活动,弘扬扶贫济困、邻里相帮、守望相助的中华传统美德,真正把群众发动起来,引导贫困群众增强脱贫致富内生动力(责任部门:县委宣传部、县人社局、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县扶贫办、县妇联、各乡镇(局)党委)

    6、开展消费扶贫专项行动。围绕促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全县长远发展,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创新机制,着力激发全社会参与消费扶贫的积极性,着力拓宽全县农产品消费渠道,着力提升全县农产品供应水平和质量,着力推动全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加快发展,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打通制约消费扶贫的痛点、难点和堵点,推动全县产品和服务融入全国大市场。开展“十百千万”行动,引进十家大型企业、引入百家合作组织、引导千名创业能人、引领万名贫困对象,实现联村、联户,共建共享。开展“百企联百村、百侨联百户、百员联万家”等“三百行动”,引导民营企业在贫困村投资兴业,建立基地,通过村企共建的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建好用好社会扶贫网,扩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覆盖面,融合创新电商扶贫、供销体系、社会扶贫网的优势,打造“电商一条街”和区域性特色农产品品牌,构成众筹、众扶、众包、众创的“互联网+”社会扶贫长效机制。(责任部门: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团县委、县供销社、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县扶贫办)

    7、推进与乡村振兴衔接。通过乡村振兴战略巩固发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行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广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开展美宜居村庄和最美庭院创建活动,落实河长制,推进农村水环境治理,严格乡村河域水岸线等水生态空间管理。(责任部门: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利局、县环保局、县城管执法局、县卫健局)

    四、工作措施

    8、完善产业扶贫机制。把扶贫产业发展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振兴、全域旅游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发展九大产业和“一乡一品一村一业”的思路,继续推行”四跟四走”产业发展模式,坚持将产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进一步加大产业扶贫投入,整合涉农部门资金进行捆绑使用,逐村逐户制订产业发展后续帮扶方案,持续抓好光森林土鸡养殖、茶叶种植、药材种植、牛羊养殖等“九大”重点扶贫产业,强化办点示范,全面实施“以奖代补”政策,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一个以上专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有一批创业致富带头人,每个有发展意愿的贫困户都有持续稳定增收的产业项目,加强利益联结,着力提高贫困人口产业扶贫的参与度、扶贫产业带动贫困人口稳定增收持续发展的贡献度。(责任部门:县农业农村局、县文旅局、县财政局、县科技和工作信息化局、县林业局、县卫生健康局)

    9、健全就业扶贫机制。全面落实省委《关于支持贫困地区扩大就业的若干政策》等优惠政策,充分发挥主导产业吸纳贫困劳动力的作用,鼓励能人创业辐射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推动扶贫就业基地建设,引导全县形成帮助贫困群众就业的良好氛围。重点鼓励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对成功创办微型企业的脱贫户,优先给予创业补助和后续扶持资金补助。建立更加贴合更加立体的就业途径,积极推广“乡村扶贫车间”“扶贫微工厂”建设,实现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积极开发护林绿化、乡村保洁和道路维护、社会治安协管、孤寡老人和儿童看护、搬迁安置区物业管理等扶贫专岗,优先聘用就业困难的贫困劳动力,提供托底就业帮扶,确保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就业有保障,实现“一人就业创业、一户脱贫致富”。(责任部门:县工业集中区管委会、县人社局、县财政局、县科技和工作信息化局、县扶贫办、各乡镇(局))

    10、保障饮水安全。对安全饮水工程和饮水水源全面开展验收鉴定并出具水质水量检测报告。对季节性缺水或个别村组户缺水的问题制定应急预案,通过建设应急工程解决。9月底前完成安全饮水工程,建立和完善良性循环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限期整改工程质量不达标问题,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卫健局、各乡镇(局)党委)

    11、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厌学失学辍学学生管理数据库,精准掌握农村全部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子女就学情况,落实厌学辍学学生劝返登记和报告制度,详细核实和记录学生异动情况。 开展“三帮一”劝学复学行动,确保不出现一例义务教育贫困家庭子女因贫辍学失学,对贫困户家庭残疾学生,采取特殊学校就读、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方式保障其义务教育,并建立台账佐证资料。严格落实资助制度。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子女资助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监测排查,确保各类资助政策及时精准到户到人。强化“雨露计划”查漏补遗。对“雨露计划”应补未补人员再一次开展查漏补遗,确保应补尽补(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县扶贫办、县财政局)

    12、落实医疗扶贫政策。继续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含大病救助和大病门诊医疗救助)、商业保险和财政兜底“五重医疗保障”,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参保率达到100%。对县城内住院实行“先治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服务覆盖率达到100%。简化贫困人口就医转诊程序,健全常见病、慢性病诊疗机制。落实特殊兵种门诊补助政策,保障贫困人口常见病、慢性病诊治需求,慢性病贫困患者签约服务一年不少于4次。加强县乡村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建设。2019年11月底前,县人民医院创建二甲公立医院。消除建制村卫生室“空白村”,消除乡村两级机构人员“空白点”。(责任单位:县卫生健康局、县医保局、县扶贫办、县财政局)

    13落实住房安全保障政策。易地搬迁方面:对全县所有易地搬迁未入住户采取帮扶责任人“一对一”结对包户措施,确保9月30日前全部入住,加快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在集中安置区建立支部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委员会,实现规范化管理。对全县所有易地搬迁工程质量开展再排查再整改,确保安置住房安全。加快全县易地搬迁拆旧复垦进度,确保9月30日前全部完成。大力支持发展种养业和乡村“扶贫车间”建设,努力实现搬迁群众发展有产业、就业有岗位,确保实现 “搬的出、留的住、能致富”的目标。危房改造方面:6月底前对全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逐户开展住房安全性认定和鉴定,鉴定表放入贫困户档案。对全县所有农村“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开展全面摸底核查,对摸底核实的危房10月底前完成危房改造,不漏一户一人。已实施的危房改造方式进度、资金拨付、评议公示、质量结构、档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再排查再整改,严格执行危房改造标准和技术规程,加强成本管理,减轻贫困户建房经济负担。(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易地扶贫搬迁联席办、县扶贫办、县财政局、各乡镇(局)党委)

    14、落实兜底保障政策。加强政策兜底保障,重点对“五类对象”加大保障兜底力度。严格按照省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指导标准,按照“两线合一”的要求提高我县农村低保标准。加强信息衔接,实现资源共享。加强农村低保与扶贫信息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实现有进有出、动态管理、精准识别、精准兜底。(责任单位:县民政局、县扶贫办、县财政局、各乡镇(局)党委)

    15、切实防止返贫。严格识别退出标准和程序,对本身确实困难但没有纳入的贫困户,要结合动态调整及时纳入建档立卡系统予以帮扶,防止漏评;对收入勉强达到脱贫标准但“三保障”未实现的贫困户,要继续加大帮扶力度,防止错退,对因优亲厚友造成的错评对象,要坚决清理,加强返贫监测,适时开展“回头看”,及时跟踪解决好返贫问题(责任单位:县扶贫办、各乡镇(局)党委)

    16、抓好金融扶贫工作。认真抓好扶贫小额信贷风险防控工作,成立风险防控处置工作班子,建立月调度制,逐笔监测、逐月调度,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将风险降到最低,确保不出现逾期贷款。同时,全面落实“扶贫特惠保”工作,继续为全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按照每人每年60元的标准购买贫困家庭人身综合保险、每个脱贫人口每人每年15元的标准购买返贫保险、每户每年25元的标准购买贫困家庭财产综合保险、村级光伏发电财产综合保险。(责任单位:县扶贫办、县财政局、人民银行、县金融办、县农商行、县人保财险公司)

    17、抓好生态扶贫工作。按照“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的总体要求,结合天然林补偿、公益林补偿、生  态护林员选聘、退耕还林等项目的实施,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生态补偿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责任单位:县林业局、县扶贫办、县财政局、各乡镇(局))

    18、加快交通扶贫行动。优先将贫困村因灾损毁(坏)道路纳入今年农村道路修复计划,确保贫困村村主干道通畅,到2020年对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实现通客车目标。(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县发展改革局、县财政局、各乡镇(局))

    19、推进农网和网络提质改造。实施农网改造提质项目,加快改善农村用电条件,提升农网供电能力、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缩小城乡电价、电压差距,加快农村消费升级。扩大装机容量,统筹解决城乡居民动力用电及取暖问题。统筹推进网络覆盖,实现90%以上贫困村宽带网络覆盖。(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县电信公司、县移动公司、县联通公司、县国网双牌公司等)。

    20、加快旅游扶贫。充分发挥双牌全省特色县域经济文化旅游产业重点县的政策优势,对阳明山、桐子坳、国际慢城、廖家村、白水岭村、坦田村等重点景区景点进行提质改造,扶持发展星级乡村旅游区(点)、精品民宿,打造永连公路、日月湖国家湿地公园沿线两条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全面夯实了乡村旅游基础平台。在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积极推进“农区变景区、农民变股东、产品变商品、民房变民宿、单季变四季、后进变先进”的“六变”工程,夯实全域旅游基础,提升乡村旅游品质。(责任单位:县旅发公司、县文旅局、县林业局、县农业农村局、各相关乡镇(局)党委)

    21、推动文化振兴。对已建成的村级文化场所加强管理,实施农村数字广播电视覆盖、农家书屋提档升级、文化惠民、文化文物遗产保护、农村文化人才培训“五大文化工程”,切实把村级文化场所建成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传播、文体娱乐活动、民俗文化传承、法治科普教育、致富技能培训的集中平台。全年组织文化下乡演出67场次,贫困村每月放映电影不少于1场、农家书屋覆盖率100%,增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活力。(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旅局、县财政局、县扶贫办、各乡镇(局)党委

    22、建立科技扶贫机制。用好科技服务这个平台。将20名省派“三区”科技人才和科技特派员和县派科技特派员45名全部分配到全县67个贫困村,开展科技服务对口援助服务。围绕我县森林土鸡、中药材、茶叶等扶贫产业,加大科技扶贫示范企业建设。积极开展“送科技强技能下乡活动”和科技扶贫培训班,推动科技向贫困人口汇聚,着力提高贫困户脱贫能力,让贫困户依靠科技加快产业发展。(责任单位: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县财政局、县扶贫办、各乡镇(局))

    23、持续深入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重点开展医疗卫生、农村饮水、就业补助资金、保障性住房、食品药品安全等五个方面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对扶贫项目资金大清理,到人到户扶持资金大清查,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线索“大摸底”。对上级巡视巡察、督查核查中发现的扶贫领域问题开展“回头看”,确保所有问题改到位,不反弹。发挥“互联网+监督”平台作用,加强扶贫审计执纪监督、严厉查处“雁过拔毛、贪污侵占、行贿受贿、虚报冒领、截留挪用、挥霍浪费、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突出问题,通报曝光典型案例。坚持立行立改与制度建设相结合,针对专项整治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追根溯源,举一反三,完善政策措施,加强制度建设,扎紧制度笼子,标本兼治构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责任部门: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巡察办、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县审计局、县扶贫办、县财政局、县卫生健康局、县水利局、县人社局、县住建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4、切实提高群众认可度。对贫困户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一次“回头看”,查找政策漏帮漏扶、执行不到位、执行有偏差等问题,及时纠正落实,确保实现到户帮扶政策精准,帮扶效果明显。组织各级干部,特别是乡镇干部、村组干部和党员深入所有村组,召开村组会议,一户不落、一人不落地给群众讲政策、讲党恩、讲道理、讲工作,让群众知政策、懂政策、拥护政策,理解各项工作的安排和决定,理顺群众情绪。(责任单位:县扶贫办、县驻村办、各乡镇(局)党委)

    25、加强涉贫信访舆情处置。严格落实《双牌县涉贫信访舆情处置工作实施方案》(双扶领发〔2019〕3号)文件要求,完善涉贫信访舆情排查、举报、受理平台,建立健全涉贫信访舆情处置联席会议制度,建立调处、排查和约谈制度,确保不出现重大信访案件,重大负面舆情,不出现“小概率”事件。(责任单位:县扶贫办、各乡镇(局)党委)

    五、工作保障

    26加强组织领导。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会议,检查督导脱贫成果巩固提升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乡镇、各部门单位也要调整完善相应的组织机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人员直接抓,为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27、强化资金保障。要增加投入,确保扶贫投入同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相适应。要加强资金整合,防止资金闲置和损失浪费。要强化监管,做到阳光扶贫、廉洁扶贫。要健全公告公示制度,扶贫资金分配结果一律公开,乡、村两级扶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情况一律公告公示,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对脱贫领域腐败问题,发现一起严肃查处问责一起,绝不姑息迁就。

    28、扎实做好驻村帮扶。坚持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两个全覆盖”不动摇,做到“队伍不散、力度不减、工作不软”,继续对所有行政村派出驻村工作队,继续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帮助贫困村落实巩固提升、乡村振兴、基层党建、基层治理等工作。进一步完善驻村帮扶工作管理办法,健全“双述一报告”制度,推行及时召回撤换制度。(责任部门:县委组织部、县扶贫办、各后盾单位)

    29、加强扶贫队伍建设。突出抓好县、乡、村三级扶贫干部的管理和培训。提高扶贫干部的思想认识,引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掌握精准脱贫方法论,重点提高实践能力。培育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的扶贫干部。关心爱护基层一线扶贫干部,激励他们为打好脱贫攻坚战努力工作。对认识不到位、精力不集中、措施不得力、作风不扎实、效果不明显的干部进行问责。对在扶贫工作中弄虚作假的干部严肃处理。(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扶贫办)

    30、强化责任机制。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和“一把手”负责制,实行县领导挂帅、乡镇主导、联村单位牵头、村具体落实,层层压实工作责任。联村县级领导要切实履行领导责任,对联系村脱贫攻坚巩固工作负总责;乡镇要搞好统筹协调,对辖区内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负主体责任。强化督查考核,进一步健全高效责任落实体系、较真碰硬的督查问责机制和科学有效的考核办法,继续实行常态化督查制度,实现督有重点、查有实效,压实责任、传导压力,推动全县上下一心,以更强烈的责任担当、更精准的措施办法、更扎实的作风作为合力攻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